第四单元 医院和住院环境
发布人:管理者   发布时间:2012/08/25    浏览次数:1972    
        【考点精释】
        一、 概述
        (一) 医院的任务(★★★)医院是对个人或特定人群进行防病治病的场所,具备一定数量的病床设施、医疗设备和医务人员等,运用医学科学理论和技术,通过医务人员集体协作,对住院或门诊病人实施诊治与护理的医疗卫生机构。医院的任务:“以医疗为中心,在提高医疗质量的基础上,保证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完成,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同时做好扩大预防,指导基层和计划生育的技术工作”。
        (二) 医院的种类(★)
        1. 按收治病人范围分类① 综合性医院。② 专科医院。
        2. 按医疗技术水平分类① 一级医院: 是直接向具有一定人口(≤10万)的社区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② 二级医院: 是向多个社区(其半径人口在10万以上)提供全面连续的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康复服务的卫生机构,能与医疗相结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及指导基层卫生机构开展工作。③ 三级医院: 是指国家高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是省或全国的医疗、预防、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技术中心,主要指全国、省、市直属的市级大医院及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
        3. 按特定任务分类有军队医院、企业医院等。
        4. 按所有制分类有全民所有制医院、集体所有制医院、个体所有制医院和中外合资医院等。
        5. 按经营目的分类可分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营利性医疗机构。
        二、 门诊部(★★★★)
        (一) 门诊的护理工作门诊是医院面向社会的窗口,是医疗工作的第一线,是直接对人民群众进行诊断、治疗、护理和预防保健的场所。门诊护理工作包括: ① 预检分诊。② 安排候诊与就诊: 开诊前准备好各种检查器械和用物,保持良好的诊疗环境和候诊环境;分理初诊和复诊病案,收集整理化验单、检查报告等;根据病情测量体温、脉搏、呼吸等,并记录于门诊病案上;按先后次序叫号就诊;随时观察候诊病人的病情,遇有高热、剧痛、呼吸困难、出血、休克等病人,应立即安排提前就诊或送急诊室处理;对病情较重或年老体弱者,可适当调整就诊顺序。③ 健康教育。④ 治疗。⑤ 消毒隔离。
        (二) 急诊的护理工作急诊科是医院诊治急诊病人的场所,是抢救病人生命的第一线。急诊护理工作包括: ① 预检分诊: 做到一问、二看、三检查、四分诊。② 抢救工作: 物品准备: 一切抢救物品应做到“五定”,即定数量品种、定点安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和定期检查维修,使急救物品完好率达100%;配合抢救: 严格按抢救程序、操作规程实施抢救措施。在医师未到之前,护士应根据病情作出初步判断,给予紧急处理;做好抢救记录和查对工作,记录要求字迹清晰、及时、准确。必须注明时间,包括病人和医师到达时间、抢救措施落实时间,记录执行医嘱的内容及病情的动态变化。抢救过程中,凡口头医嘱必须向医师复述一遍,双方确定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完毕后,请医师及时补写医嘱和处方。各种急救药品的空安瓿需经两人核对后方可弃掉;输液空瓶、输血空袋等均应集中放置,以便统计查对,核实与医嘱是否相符。③ 病情观察: 对观察的病人进行入室登记。建立病案,认真填写各项记录,书写观察病情报告,急诊观察时间一般为3~7日。
        三、 病区(★★★★)
        (一) 病区的设置和布局每个病区设有病室、危重病室、抢救室、治疗室、护士站、医师办公室、配餐室、盥洗室、浴室、库房、洗涤间、卫生间及医护休息室、示教室等。每个病区设30~40张病床为宜。
        (二) 病区的环境管理
        1. 病区的物理环境① 温度: 病室一般的温度保持在18~22℃较为适宜,新生儿及老年病人,室温以保持在22~24℃为佳。室温过高不利于体热的散发,干扰消化及呼吸功能,使人烦躁,影响体力恢复;室温过低则使人畏缩,缺乏动力,病人在接受治疗和护理时容易受凉。② 湿度: 病室相对湿度一般以50%~60%为宜。湿度过高,水分蒸发减少,抑制出汗,病人感到潮湿,气闷,尿液排出量增加,加重肾脏负担;湿度过低,空气干燥,人体会蒸发大量的水分,引起口干舌燥,咽痛,烦渴等表现,对呼吸道疾患或气管切开的病人尤为不利。③ 声音: WHO规定的噪声标准是35~40dB,50~60dB时即会对人产生相当大的干扰。当其高达120dB以上时,可造成高频率的听力损失甚至永久性失聪。长时间处于90dB以上的噪音环境中,能导致耳鸣、血压升高、血管收缩、肌肉紧张,以及出现焦躁、易怒、头痛、失眠等症状。医护人员应努力创造使病人舒适而安静的环境,护士需做到: 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④ 光线: 病室采光有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两种。日光不可直射病人的眼睛,以免引起目眩。人工光源的设置可依其作用进行调节。楼梯间、治疗室、抢救室、监护室内的灯光要明亮;普通病室除一般照明灯外,还应安有地灯,既可方便夜间的巡视工作,又不影响病人的睡眠;床头灯的光线应可调节,其开关应放置在病人易于接触的地方。⑤ 通风: 一般病室通风30分钟即可达到换气目的。通风时应避免对流风直吹病人,注意为病人保暖防止因通风而导致感冒。⑥ 装饰: 病室应布置简单,整洁美观,并注意优美与悦目。
        2. 病区的社会环境① 护患之间的沟通: 护士对病人应一视同仁,关心、体贴、爱护病人,给病人信赖感和安全感,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② 群体之间的沟通: 护士应协助病友间建立良好的情感交流,引导病室内的群体气氛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调动病人的乐观情绪,更好地配合医护工作的开展。③ 医院规则的理解: 护士应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和适应能力,主动热情地给予帮助和指导,向病人及家属耐心解释院规的内容和各项规则的必要性,以获得理解并自觉遵守。
        3. 病区的安全环境① 物理性损伤及预防: 包括机械性、温度性、压力性、放射性损伤等。② 化学性损伤及预防: 化学性意外伤害通常是由于药物使用不当或错用引起。常见有药物剂量过大、浓度过高、用药次数过多、用药配伍不当、给药途径不准确及用错药物等。③ 生物性损伤及预防: 包括微生物及昆虫等对病人所造成的伤害。④ 医源性损伤及预防: 是指由于医务人员言谈及行为上的不慎而造成病人心理或生理上的损害。
        (三) 铺床法病床是病人休息和睡眠的用具,是病人单位的主要设备,整理床单位应符合实用、耐用、平紧、舒适、安全的原则。
        1. 备用床
        (1) 目的: 保持病室整洁,准备迎接新病人。
        (2) 操作方法: ① 护士着装整齐,洗手,取下手表。② 按使用顺序备好用物携至床旁,再次检查床垫并根据受压程度翻转床垫。③ 移开床旁桌离床约20cm,移椅至床尾正中,离床约15cm。④ 将床褥齐床头平铺于床垫上,再将用物放在床旁椅上。⑤ 铺大单: 中线对齐床中线,先铺近侧床头大单后铺床尾大单,同法铺好对侧大单。⑥ 套被套:“S”形式或卷筒式将盖被铺好,盖被尾端开口用系带系好,上端与床头平齐,两侧边缘向内折和床缘平齐,尾端塞于床垫下或内折与床尾平齐。⑦ 套枕套: 四角充实,开口端背门放置;⑧ 将床旁桌椅移回原处。
        (3) 注意事项: ① 操作中应避免多余无效的动作,减少走动次数,注意节力原则,提高工作效率。② 铺大单时应先铺床头后铺床尾,先铺近侧后铺远侧。③ 棉胎上端应与被套封口处平齐,保持被头充实,使病人舒适。④ 操作中动作幅度要小,减少灰尘飞扬。
        2. 暂空床
        (1) 目的: 保持病室整洁,供新入院或暂离床活动的病人使用。
        (2) 操作方法: 将备用床的盖被(被套式)三折于床尾;根据病情需要,铺橡胶单和中单,边缘平整的塞入床垫下,转至对侧铺好橡胶单和中单。
        (3) 注意事项: ① 橡胶单和中单上端应距床头45~50cm。② 其他同备用床。
        3. 麻醉床
        (1) 目的: ① 便于接受和护理麻醉手术后的病人。② 使病人舒适、安全,预防并发症。③ 保持床上用物不被伤口渗液或呕吐物污染。
        (2) 操作方法: ① 护士着装整洁,洗手、取下手表。撤除原有枕套、被套、大单等,翻转床垫。② 按使用顺序备好用物携至床旁。移开床旁桌离床约20cm,移椅于床尾正中,离床尾约15cm,用物放置于床尾椅上。③ 将床褥齐床头平铺于床垫上。④ 按铺备用床的方法铺近侧大单,根据病人的麻醉方式和手术部位,按需要铺橡胶单和中单,边缘平整的塞入床垫下。⑤ 转至对侧用同样的方法铺好大单、橡胶单和中单。⑥ 按备用床套被套法套好被套。盖被上端与床头平齐,两侧内折与床边缘对齐,尾端内折与床尾平齐。将盖被三折叠于一侧床边,开口朝向门。⑦ 套好枕套并拍松枕头。⑧ 枕头横立于床头,开口背门。移回床旁桌,床旁椅放在接收病人对侧床尾。麻醉护理盘放置于床旁桌上,其他物品按需要放置。
        (3) 注意事项: ① 铺麻醉床应换上洁净的被单,保证术后病人舒适及预防感染。② 颈胸部手术应将橡胶单和中单铺在床头;腹部手术铺在床中部;下肢手术铺在床尾。铺在床中部的橡胶单和中单的上端应距床头45~55cm。注意中单要遮盖橡胶单,避免橡胶单与病人皮肤接触,而引起病人的不适。③ 麻醉未清醒的病人应去枕平卧,枕头横立于床头。可防止病人因躁动撞伤头部。④ 其他同备用床。
`